其實燒秸稈是秸稈處理的最好方式,草木灰是很好的肥料,只是城市小資怪罪農民燒秸稈污染大氣、制造霧霾。
與其投入大筆經費研究秸稈發(fā)酵產沼氣、秸稈降解還田等不燒秸稈解決秸稈的問題,還不如轉而讓秸稈以一種“不被城市小資怪罪”的方法燒掉,更能解決問題。拖拉機帶秸稈粉碎機可以直接開到地里進行工作,粉碎后裝袋運走。
不如發(fā)明一個屬于城市小資的節(jié)日叫“燒秸稈節(jié)”,定在春秋2季農作物收獲完的時候。在各種微信公眾號里帶節(jié)奏,宣傳在這一天一定要在郊外燒一個自己親手捆扎的巨大的稻草娃娃,這是城市小資生活的一部分,是構建城市小資身份認同的識別標志。就像雙11、雙12購物節(jié)從無到有的歷程一樣。你就會看到,無數城市小資驅車來到農村,自帶干糧替農民把秸稈收集起來,自己捆個大娃娃,比比誰扎的娃娃大、誰的好看,跟稻草娃娃合個影比個V字手勢發(fā)朋友圈,然后把稻草娃娃立在田里燒了,
發(fā)個朋友圈“今年你燒了嗎?”由于秸稈是城市小資自己燒的,他們再也不會對“燒秸稈污染大氣造成霧霾”有什么怨言。因為是他們自己親手燒的,而他們認為這是一種生活逼格的象征。
沒有拖拉機帶秸稈粉碎機,污染大氣、制造霧霾什么的不重要,忍幾天就過去了,什么都不能阻止我通過“燒稻草娃娃節(jié)”構建自己中產小資身份的認同。
燒完后的草木灰自然就還給農民還田了,小資臨走順便在農家樂吃個飯。對了,還要付農民秸稈費,不然為什么要允許你從他家田里拿秸稈。幾年后,這個費用甚至可以提到1-2萬,城市小資出得起,就像中秋節(jié)大閘蟹必然漲價一樣,這里面是滿滿的附加值。既解決了秸稈處理的問題,又拉動了消費,還提高了農民的收入。國安民樂,豈不美哉?
很多本來以為需要用生物科學才能解決的問題,拖拉機帶秸稈粉碎機都可以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用經濟學、社會學的方法解決。
